“数”说一部艰难的历史斗争——长征
这部纪录片的特色是用数据实证历史,为了扎实地用数字讲史,摄制组所到之处,充分挖掘、收集和统计那些在长征中重要的、细节的、不为人所知的数字,遍寻当地博物馆、寻访地方长征史专家学者、亲历者40余人,搜集挖掘到了大量一手数据。 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10人摄制团队,7月1日从北京出发,历时45天,沿着当年长征的足迹,从长征出发地江西于都,穿越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宁夏,最后抵达陕西延安,在9省20县市进行了深度采访和拍摄。 在此前有关长征题材的电视片中,还没有以如此鲜明的态度和角度,以数字为依托来讲述长征故事,BTV财经频道和贵州卫视将同步播出纪录片《征途》。在这个大数据时代,用现代科技的表现方式,以创新的视角进行长征题材的创作,《征途》将给观众带来新鲜有力的观赏体验。 [详细]

大型长征纪录片《征途》视频点播

  • 《征途》:二十青春红飘带(第一集预告)

    长征中红军队伍的年轻和朝气震撼人心。有关的几个数字可见一斑:红军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平均年龄不足20岁;14岁至18岁的战士至少占40% 。其中,“少年共产国际师”官兵平均年龄18岁。这一集里,我们将通过更多数字的掌握,以红五军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29岁);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27岁);进入雪山草地中再也没走出的普通战士——比如17岁的郑金煜——作为主体故事,通过他们的战斗与牺牲,讲述一个关于青春与勇气、青春与牺牲、青春与信念的故事。 [详细]

  • 《征途》:四渡赤水突重围(第二集预告)

    长征中,中央红军突破了国民党中央军和10个地方军阀部队的围追堵截,全程368天,共发生600余次战斗。数百次战斗中,以数字冠名的“四渡赤水”战役闪亮夺目。此役,国共双方兵力对比创下之最,40万:3万。3万红军依托赤水河辗转腾挪,在初期失利的情况下,反败为胜,最后出其不意突出重围。 本集将以“一渡”、“二渡”、“三渡”、“四渡”赤水为章节,挖掘每一渡中诸如战斗双方的兵力、武器、行军里程、情报截获等数字。 [详细]

  • 《征途》:八米天险血与火(第三集预告)

    1925年,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第一支军队“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诞生。9年后,这支队伍延伸演变而成的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在长征中一路披荆斩棘。当时25岁的团长耿飚、20岁的政委杨成武、继任耿飚的34岁的团长黄开湘,领导四团完成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为长征胜利居功至伟。 本集,以四团“于都河出发”、“飞夺泸定桥”、“腊子口攻坚战”作为主要故事,讲述一支“铁军”的来龙去脉。 [详细]

  • 《征途》:最后一千里(第四集预告)

    党中央在红军长征期间召开的会议共32次,有的会议在同一地点召开过几次。到哈达铺之前,每一次会议,往哪里走?到哪里去?都是商讨争议的一个内容。那么,长征最终的落脚点是哪次会议确定的?怎么确定的?本集通过黎平会议、遵义会议、哈达铺会议三个会议,讲述长征方向的决策风云,落脚点的确定经过。进而揭示“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行动方针怎么占据主导地位,为长征最终胜利奠定基础。 [详细]

  • 《征途》:六万五千里的握手(第五集预告)

    长征期间,各路红军一共会师有8次。本集,在一系列历史与现在的数据展示中,我们讲述长征结束前最后三次会师的前后经过,然后来到当代,通过长征亲历者后人、军博长征展讲解员、百幅长征画作收藏家等人的故事,回答长征为什么能胜利?为什么80年来,长征历史如此具有魅力,一直吸引着国内外的人们?以及,为什么“长征精神”对今天对未来,是如此珍贵的一笔财富? [详细]

【影片相关】长征中的重要会议

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详细]
哈达铺在红军长征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1935年9月,由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路过哈达铺,在此驻扎了7天,并召开了中央领导人紧急会议和团以上干部会议。 [详细]
黎平会议最后确定了向贵州转兵的战略决策,毛泽东的正确意见终于被党中央采纳,避免了陷入重围的危险,使红军争取了主动。黎平会议是长征以来具有决定意义战略转变的关键。 [详细]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运动战战役。从1935年1月19日红军离开遵义开始,到1935年5月9日胜利渡过金沙江为止,历时3个多月,共歼灭和击溃敌人4个师、2个旅另10个团,俘敌3600余人。在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朱德等指挥下,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详细]
长征会师,是各地红军从分散的各个根据地出发,边走、边打、边做群众工作,为着共同的目标,向着一个方向,像很多支流流入江河那样汇合在一起。这样的会师,是战略力量的聚合和集中。战略的奥妙在于集中,集中了战略力量就有实施战略作战的主动权。 [详细]

【影片相关】长征会师

【影片相关】红军烈士

  • 铁血红军陈树湘

    陈树湘是红五军团三十四师师长。红军长征开始,陈树湘率领红三十四师担负全军后卫,在惨烈的湘江之战中,他率领全师与十几倍于自己的敌人殊死激战四天五夜,后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他在率部突围时腹部中弹,身负重伤。最后,部队弹尽援绝,陈树湘伤重被俘。在押送途中,掏腹断肠,慷慨就义,年仅29岁。 [详细]

  • 热血将领邓萍

    邓萍协助彭德怀指挥红3军团担任右路前卫,掩护中共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主力突围。1935年2月27日在遵义战役前线指挥作战时英勇牺牲,年仅27岁。参加此次战役、时任团政委的张爱萍当即写一首挽诗:“长夜沉沉何时旦?黄埔习武求经典。北伐讨贼冒弹雨,平江起义助烽烟。‘围剿’粉碎苦运筹,长征转战肩重担。遵义城下洒热血,三军征途哭奇男。” [详细]

  • 无名战士郑金煜

    郑金煜为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团部党支部的青年委员兼宣传干事。1935年8月25日,在过草地的行军途中牺牲,年仅17岁。1956年杨成武在《毛主席指示我们过草地》这篇回忆录中,用2000余字详细地记录了郑金煜过草地如何搞好宣传、如何拣重活干等,且念念不忘一个普通战士贴身藏好了火柴的细节,终身铭记郑金煜临终时对革命胜利信心的每一句话。 [详细]

关于我们 | 北京电视台&北京新媒体集团&北京网络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3028号 京ICP备 16016867号

Copyright © 2016 Btime.com, All Rights Reserved